原标题:要存干细胞?如何判断干细胞库的科技实力?
干细胞在抗衰老和疾病治疗的巨大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保存干细胞资源库的重要性。
今年两会期间,两会委员呼吁: 干细胞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资源,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未来!
请问最丰富的天然干细胞资源是什么呢?
当然是孩子出生时的脐带和胎盘。
在美国和日韩,孩子出生时脐带和胎盘干细胞储存的比例约为15%,而中国的比例不到1%。随着中国年轻夫妻科学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意识到干细胞对家庭健康的重要作用,选择将孩子的脐带和胎盘干细胞存储起来。
目前,中国开展干细胞储存业务的企业数量众多,所拥有干细胞库的技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如果要储存干细胞,如何明智的选择干细胞库进行储存呢?
有没有判断干细胞库优劣的标准呢?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个判断干细胞库科技实力的参考标准。
专利
专利是拥有核心技术的最佳证明,如果没有专利,其技术就是“山寨”版的,可靠程度自然会打一个大大的“?”
有些公司直接拿别人的专利说是自己的原创专利,如何辨别真伪呢?
我们可以将专利号或专利名称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进行检索,以辨别真伪。
中国干细胞产业领军企业北京汉氏联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氏联合)拥有一系列胎盘干细胞库以及胎盘和脐带干细胞分离的技术专利。
早在2005年,汉氏联合的全资子公司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昂赛)就取得了全球首个胎盘和脐带干细胞库建设的专利。
另外,汉氏联合还拥有一系列干细胞分离技术专利。
不仅仅是储存和分离专利,汉氏联合还成功申请一项胎盘安全运输的装置专利,以确保胎盘在运输的过程中,干细胞的活性得到保障。
这些专利技术均可在国家知识产权网检索到,可以证明技术的原创性。
只有全面的专利技术才能保障干细胞的安全储存,未来如果要应用,也才能有保障制备出高活性的干细胞。
研究论文
论文是获得专业领域同行认可的金标准之一。如果没有干细胞库相关论文发表,至少说明其干细胞库技术水平还没有得到业内同行的普遍认可。
大家可以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所属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网站“”检索英文论文,也可以在百度学术(检索中文论文。
例如,汉氏联合在国际上发表成功构建世界首个临床级脐带胎盘干细胞库的论文,论文截图如下。
另外,以韩忠朝院士为首的汉氏联合研发团队发表了大量干细胞及相关医学领域的论文。
在pubmed网站上可检索到韩忠朝教授(hanzc)发表286篇英文论文。
在百度学术上可以检索到韩忠朝教授发表中文成果368项。
这足以说明汉氏联合研发团队的科研实力。
标准化干细胞产品的制备能力
干细胞储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一天需要时可以被高质量的制备出来,用于抗衰老和疾病治疗。
因此,细胞库的干细胞产品制备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具有好的干细胞产品制备能力呢?
一个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干细胞新药研发水平。
大家知道,新药制备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是极高的,如果具备新药研发产品,那么干细胞的制备能力自然值得信赖。
例如, 汉氏联合已成功研发3款干细胞1类新药,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凝胶制剂”,这些新药均是世界首创,不仅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检定,而且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患者验证,在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难治性皮肤损伤等重大急、慢性疾病都显示良好的治疗作用。
质量体系的国际认证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权威的国际认证,能够证明干细胞库的管理体系是否达到国际水准。
例如,汉氏联合的干细胞库获得了ISO9001:2008认证,充分证明其干细胞库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国际水平。
另外,国际上还有一个AABB认证。然而,AABB是AmericanAssociationofBloodBanking的缩写,即美国血库协会的认证。严格来讲,这是血库(包括成人血库和脐带血库)的认证,而非干细胞库的认证。
最后,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存干细胞,不看广告,看科技实力!
作者介绍
王伟强,医学博士,汉氏联合干细胞研究院研发主管。
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专业。博士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系病专业。
从事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表英文国际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6项。
保存胎盘源干细胞:年轻父母的选择
科学家们发现胎盘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母亲干细胞,是干细胞的重要来源。许多父母选择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把胎盘委托给专业干细胞保存机构,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造血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母亲干细胞,并长期保存起来,以备孩子成长过程中以及家庭成员的未来不时之需。
如果您正处于备孕或者孕期,又将如何处置自己的胎盘?交由医生安排、自行丢弃或者为孩子储备一份“安心”?妈妈们都可以提前考虑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