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一直以来都是以执着的打假斗士活跃在互联网界。作为曾经常年在美国居住并生活过的人,一直以来都非常推崇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生活方式。
新年开春,方舟子发表的一篇介绍亚马逊取货服务的新推文却遭到了网友的一致嘲讽。这一次方舟子介绍的主要是美国亚马逊推出的汽车后备箱签收包裹功能。
尽管方舟子大力推崇,可实际上这并不是一项多了不起的功能,仅仅是一项听上去很了不起,实则非常鸡肋的功能而已。
通过一番细致的了解,总算是搞明白了这项服务是怎么回事。说白了,这就是快递员通过应用程序将快递货物送进停放汽车后备箱中,不需要等待收件人当面签收。
但真想要使用这个功能,真可谓是困难重重。首先,这个功能并不是免费的,目前仅仅针对亚马逊的Prime会员开放。这意味着你要是想使用这项服务每年都需要缴纳120美元。
是不是觉得捡了个大便宜,120美元就能全年包邮,感觉好像省下了一个亿。别急,就算你花了这个钱,可不代表你就能用到这项服务。你还得查一查你家地址到底是不是在覆盖范围之内。在如此广阔的北美大陆上,如今只有37个城市满足能够实现这个城市的覆盖。
尽管亚马逊标榜目前得1亿prime会员都可以免费享受这一项服务,但是基本上一个州(也就是国内得一个省)才有一个城市可以使用。这就意味着要是你不碰巧住在这个市,那这项服务就和你无缘了。
如果你是prime会员,又碰巧住在了列表上的城市里,是不是说明你可以感受一把亚马逊的黑科技了?你太天真了,实际上仅仅只有五个品牌,并且2015年之后的车型才能够使用这个服务。如果你的车碰巧不是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GMC和沃尔沃,那么抱歉,你还是不能用。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这一项听上去科技感十足的快递功能,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并非适合大范围推广,多区域应用的案例。相比之下,我大天朝的方案就"接地气"的多了。
难怪网友们集体花式吐槽:
"这是因为两国社会经济差异,国内并不适用车后备箱。"
"我的是越野车,平时后尾箱和车厢是敞开的,不放心随意让陌生人进出。"
"国内有公共快递箱,还有菜鸟驿站可以代收!"
"人不在家放菜鸟驿站,这点比亚马逊这个更有操作性,电子商务在国内已经很成熟了。"
"国内落后到连钥匙都没有,只能用手机开锁。"
……
和美国相比,我们不仅又300万勤勤恳恳的快递员小哥,更有无数的智能快递柜分布在全国的各个角落。从2012年至今,中国主要企业已经设立了上百万组快递柜,服务更多人群。
除了快递柜,另一个物流末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菜鸟驿站了,菜鸟驿站不仅能够覆盖更广的服务范围,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取快递,服务限制条件更小,适应场景更广。
这样一番比较,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嘲讽方舟子"崇洋媚外"了。外国的月亮并不一定比国内圆,或许一些高精尖的技术我们和国外还有差距,但是论快递物流服务,咱们才是领跑的那一个。